《Little Kite》:以氛围换取游戏性提升的重置版本

关注作者
喜欢硬核游戏资讯的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为你带来原创或者搬运的专业硬核游戏文章,绝对不发商业稿。
Little Kite是一款文字冒险游戏。本作在重置前作The Kite的基础上,一改阴暗绝望的色调,并将故事的最后改造成了好结局。故事刻画的核心不像前作那样着墨于家庭暴力对孩子及整个家庭的影响,而是将重心转移到了酗酒对人们的危害。游戏中玩家将控制再婚母亲玛丽在现实中与命运作斗争,也要操作儿子安德鲁在他的幻想世界中追忆已故父亲的亡魂。


​​
评价:
画面:7/10
CG富有特色、写实感强烈,但总体画面中规中矩,氛围营造不如前作深刻。
音乐:7/10
没有太多记忆点,但不会干扰玩家解谜与思考,通关以后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也会有一个较好的印象。
剧情:7.5/10
故事简单短小,但人物塑造较好,相比前作的人物更加复杂。安德鲁步入幻境的插叙是个不错的想法,使整个故事显得更加立体。缺点是内容较少,也不够触动人心,玩完游戏记忆最深的反而是各类家暴的CG。
谜题:7/10
数量不多,难度适中,大多谜题只需要玩家一定量的思考便可顺利解答,即便思路卡壳,组合各类道具多方尝试一下也能够继续下去。但保险箱密码的谜题设计稍有缺陷,该谜题对于密码应于何时何地获得毫无提示,容易让人卡关。
总评:7/10
题材稍有特色,但游戏本身的质量并不能让它在众多AVG之中脱颖而出。
画面与系统:直观提升,但失之氛围
前作The Kite创作于2012年,同样是作者Anatolii Koval个人制作的独立游戏。该作故事简单、画风简略、色调阴暗、人物稍显粗糙、面部了无生气,但氛围渲染有力,游戏甚至还专门注明孕妇和情绪低落者慎入。前作的游戏时长很短,大约只有1-2小时,所有的解谜环节也只有4个:为儿子找面包、打开闩上的门、去天台破坏天线、修好损坏的红绿灯。总体解谜难度不高,很多时候的难点只在于能否找到物品和跟上作者的思路。
​​


相比前作的黑白画面,本作画面在色彩和质量上均有所提升,不过也因此丧失了前作里阴暗绝望的氛围。
​​


本作为了避免玩家在寻找物品上投入过多不必要的时间,在左下角增加了眼睛形状的观察按钮,点击即可标出场景当中所有可进行互动的要素。
​​

剧情:更显完整,但偏离重点
本作剧情上最大的亮点就是这一段安德鲁在幻境中的插叙。这一段剧情除了以场景中混杂的各类意象勾勒出安德鲁在继父到来后的生活之外,还交待了安德鲁的生身父亲马克,本来应该和他们一起过着正常的生活,却因为醉驾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本作在场景当中加入了更多的可互动要素,也让游戏显得更为真实。在前作当中,这个家庭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冰箱中连一片菜叶也没有剩下,面包盒里仅存最后的一片面包,唯一能佐以面包进食的,只有半瓶血红色的果酱。这一切除了让人倍感压抑之外,也让人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因为对于一个能玩上游戏的人,如此的贫穷是难以切身体会的,而贫穷至此也没有受到任何来自国家与社会组织的援助,让人感觉宛如回到了上世纪的某个灾荒年。
但到了本作当中,至少在表面上,玛丽家的经济形势看起来不再那么让人绝望了。家中光是儿子安德鲁的玩具就有四五个、甚至还有野蛮人柯南的手办。为儿子找面包的任务也进化成了制作三明治,玛丽要在屋中寻找生菜、番茄、培根、奶酪等配菜,并通过送新玩具给儿子讨好他从而获得他柯南手办上那把剑的使用权。
好吧,让我们暂时忽略玛丽为什么要把菜往家里到处乱扔不放冰箱里,也忽略手办上的剑竟然可以锋利到切开培根和番茄——因为接下来玛丽需要迎接他酗酒的丈夫奥利弗的归来。
​​


奥利弗在前作当中只是一个粗鲁而又愚蠢的人,他甚至无法自己解决工作上的难题,而在玛丽帮他解决后却又对她大发雷霆,即便后来被玛丽用刀杀死也完全不值得同情。
但在本作当中,奥利弗的家暴行为多少被赋予了一些原因。首先是他也拥有同样悲惨的童年,他的父亲坚持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完全不考虑他的感受,虽然至今他仍然认为他父亲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但这一切也在潜移默化当中被他所继承。其次,他丢掉了工作,欠下了一屁股债,也总算是有个需要借酒消愁的理由,而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无能而逃离现实。最后,儿子安德鲁始终把他当作陌生人,纵使奥利弗试图对他投入过爱,儿子始终不肯张口管他叫爸爸。性格、环境、家庭等因素让奥利弗这个施暴者也有了一些让人同情的地方。
​​


前作更倾向于描述一种社会问题
而在前作The Kite中,是没有玛丽再婚这种设定的。这也将家庭暴力从一种纯粹的社会问题,变成了本作当中因为酒精所导致的连环悲剧。如果马克不醉驾,他就根本不会死,这是导致玛丽遭受家暴的间接原因;奥利弗不喝酒,他就仍是一个玛丽可以接受的人,也不会主动出手打人,这是导致玛丽遭受家暴的直接原因——
表面上是家暴主题,搞了半天原来都是⑨的错啊。
​​


而另一方面,再婚的设定也让玛丽这个角色更加正常化。虽然无论前作还是本作,玛丽都做出过倒掉奥利弗的酒、整坏天线这类的过激行为,但在本作当中有所解释,那就是玛丽自马克死后一直精神低落,并且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前作中玛丽刀杀奥利弗是一种近似于主动的行为,而本作里板砖砸奥利弗则是受伤之后的防御本能,毕竟本作当中,玛丽已经被打到走路速度减半了,而且奥利弗是否生还也未明确解释——虽然被板砖砸到太阳穴,多半是活不了了。
换句话说,前作的玛丽是半个疯子,而本作的玛丽则相对来说更加无辜。这也进一步弱化了因家庭成员自身上的缺陷而导致家暴的原因。
游戏体验:总体尚可,但稍显平淡繁琐
跟前作相比,游戏在不少细节上有了一些提高。比如电话修好之后需要拨打维修公司的电话,但此时也可以恶作剧拨打911。当然,玛丽会匆忙挂断。
​​


再例如玛丽在和奥利弗格斗之后,前作里简直毫发无伤(当然也有使用武器的原因),而本作玛丽在逃脱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屋打绷带处理伤势。而这绷带也阻止了血迹过快风干,从而为之后的血染红灯提供了更多的合理性。


​​ 谜题数量相比前作接近有3倍左右的提升,有些谜题是纯粹的重复劳动,有些谜题需要推测一些规律,而类似保险箱密码的谜题就需要一些联想与推测。
游戏整体剧情基本维持前作,而杀死奥利弗和找到儿子两个故事上的高潮点安排得很近,且都在故事最后,这也让之前的故事内容,诸如做三明治、修电梯等事件显得有些平淡。
在修好电梯之后,主角需要穿梭于6层之间,解开保险箱的谜题,并引开楼下老妇人的注意,这两个谜题都需要相当多次的尝试,而乘坐电梯的步骤,以及后续多个剧情的进行方式,都显得有些繁琐。例如引开老太太的注意需要先上6楼,回到1楼,再上5楼,上到6楼,回到1楼,再上6楼,将打孔的沙袋放好回到1楼。即便一开始就知道要将沙袋打孔,也不能立刻放置,必须要跑上跑下完成所有前置条件才可以。
风筝象征着自由,但毕竟只是有限的自由。在前作当中安德鲁放风筝完全可以理解为渴望自由,也正是因为如此才离家远去,但一时的自由始终还是逃避不了命运,最终因为追逐自由而失去生命。
但在本作当中,风筝则在对话完全变成了对亡父的哀思,是安德鲁幻境中的父亲叫他去放风筝的,这样一来风筝也就不是特别必要了,就算马克让安德鲁去玩柏青哥,这个故事照样也能继续下去。


​​
游戏总时长约2-4小时。前作故事的结尾,安德鲁遭遇车祸,玛丽失去了一切;而在本作当中,玛丽成功找到了安德鲁,两人一起去放风筝,算是前作的一个HE吧。

查看作者更多文章

目录